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惠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封棣王虔王沂王遂王 晚唐 · 陆扆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门下。
我国家奄宅中区
光启祖业。
析圭胙土。
唯亲与贤。
故本根茂而枝叶荣。
王室尊而藩屏壮。
肆予末。
叨获纂承。
赖至道之元慈。
钟列圣之馀庆。
顾兹允嗣。
实谓蕃昌。
爰稽典谟。
用建邦土。
第三男祤。
星辰毓粹。
岳渎降灵。
早彰岐嶷之姿。
克禀徇齐之度。
第五男褉。
龟龙应瑞。
雕鹗凌空。
温恭自得于天和。
㯋悟实由于神赋。
第六男禋。
璆琳挺秀。
鸑鷟呈祥。
爰当好弄之年。
雅号夙成之器。
第七男祎。
珠玑耀彩。
箘簬含贞。
风神潜茂于端庄。
质性巳彰于惠敏
而皆生知孝敬。
志乐文儒。
问安靡旷于晨昏。
禀训每由于诗礼。
智有刻舟之妙。
辩多对日之奇。
是宜分以白茅
锡其朱邸。
叶犬牙于汉制。
光麟趾于周诗。
厌次名邦。
境连于齐鲁
南康奥壤。
上接于荆吴。
琅琊敦儒素之风。
遂宁实阜殷之俗。
咸称重地。
各服徽章。
于戏。
器以琢成。
道由学显。
勉禀君亲之教。
敬承友傅之规。
勿追平乐之欢。
无好任城之勇。
懋建厥德。
永孚于休。
祤可封棣王
禊可封虔王
禋可封沂王
祎可封遂王
仍令所司择日。
备礼册命。
主者施行。
真州资福禅院新铸钟铭 北宋 · 释重显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
国朝紫微舍人赵公丙戌年出镇姑苏,裁情示空岩之客,所恨不能效善财,展转南方,以求先觉。
如别幅叙:「云岳长老僧惠敏造钟,既成,创重楼以虡之。
欲为铭记,且言当使学者有所警悟。
概也纵能道其归,禅人恶肯信;
惟师为善知识行,重名当代。
愿为此铭,因机垂化,不亦美乎」!
重显固陋,大君子外奖,敢不从命,辄复引寄。
夫形声未先,旷默奚准,器用之后,幽灵绝常,故圣人以钟为大。
惟圣人则之,袭兮忘兮,求以深矣。
其能具诸种智,对飞雄辨,但未兼极有生,权化之来,未易穷也。
《感通传》称,昔拘留孙于乾竺,造青石钟,如青玉色,可容十斛。
顶类诸天,腹陷众宝,八角四面,花光互分。
有化如来,与日偕出。
明宣秘演,或闻不闻。
王舍城中,大千界内,匪同铮铮者乎。
今岳禅老于淮甸造青铜钟,如青珠色,过百钧之用。
上旋旁植,绕兽蹲熊。
其或层城昼闲,祇园夜永,寥寥霜月,射寒影以争辉;
殷殷地雷,发虚音而交振。
师之唱险,资之继难,寅夕铿铿,主伴索索。
足使一鳞半甲,无违真化之方;
二听五观,有寄神游之域。
善存殊应,扣惟良哉!
谨为铭曰:
淮之要冲,真之会府
中列梵𢋇,居我禅祖。
参徒骈罗,慧敏千橹。
爰构鲸音,息彼轮苦。
峻横崇台,金飞碧回。
斯门屡掩,向人或开。
希兮微兮,乍延乍催。
先闻未及,后时不来。
增悲遐宣,无困天理。
带识万端,警悟齐起。
遵晦陟明,其母得子。
尘尘访谁,刹刹问己。
大缘斯成,大功不宰。
君奉禹汤,臣仰元凯。
碑勒绀园,铭寡文彩。
庶期妙峰,永耸沧海。
按:《祖英集》卷下,四部丛刊续编本。
筠州洞山普利禅院传法记景祐五年正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武溪集》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近世分禅、律为二学,其所居之长,禅以德、律以亲而授之。
以德者选于众,而归之者亦众。
夫言德者,非世所谓德也,以其等空妄、超渐次、出死生,可以为天人师者耳。
故祖祖孙孙,称佛嗣焉。
筠之望山曰新丰,洞有佛刹曰普利禅院唐咸通中悟本大师始剪荆而居之。
悟本得心印于药山俨得于云岩晟得于石头迁得于青原思,思得于曹溪能,是为六祖
释迦如来二十九世而至达摩传中国,五世而至曹溪,又五世而至悟本,凡三十九世矣。
悟本之即世也,得法而去者,道全中山道虔居青林,相继来嗣之。
悟本又传曹山寂传道延,居鹿头。
道虔卒,鹿头又续之。
鹿头延卒,其门人惠敏袭之。
惠敏卒,嗣和尚自净业来继之。
李氏之称国主也,觉海尊师启大道场于金陵之报恩,其嫡曰文坦,被黄纸诏书,赐号大沙门,来统之。
云门真禅师之上足曰清禀,亦奉主命来后之。
卒,而豫章彦闻因之。
及彦闻而衰矣,辄以院付其徒,檀越不可,乃疏请九峰守诠绍之。
九峰亦本境之名蓝也,移法席至是山。
五年,复为庐山栖贤所请而去。
曲江晓聪传合淝自宝又传曲江,绳绳兴之。
师得法于黄梅,与皆云门之嗣孙,自悟本,或绝或承,凡十三代。
徙栖贤,黄檗,自已上,皆终焉。
悟本讳俍价越州诸暨人姓俞氏,年十二,师事五泄
二十一,受具于嵩山律师
慕南宗之学,南游江湘,得云岩而事之终其身,毕丧而后去。
武宗之诏,遂民服隐于箕州
宣皇御宇,乃复僧仪,南至高安之所丰洞,邑豪雷衡之山也,见其泉石幽奇,乃曰:「此大乘所居之地」。
言于雷氏,雷氏施之。
初,山多蛇虎,师庵居一宿,蛇虎尽去,至今山无虎焉。
留居十八年,名声四传,来学者五百馀众。
坐谈立悟,虚来实去者,不可胜数。
名闻京师,天子赐咸通广福寺额并一钟焉。
寻以咸通十年三月顺世。
先期其日,期至而去,徒众环泣,师瞑而复觉曰:「心无所依,是真修行,何有悲喜?
勿惊吾也」。
为斋七日,乃具师食讫,沐浴安坐,歛容而化。
葬于山之阳,敕谥悟本大师,塔曰惠觉之塔。
师能攻苦率众,衣无䌽,卧无褥,炉无炭,室无烛,故后世以简约相承焉。
集《大乘经要》一卷,行于世。
中山全姓宣氏,常州人,以其尝居隽水之中山,故号中山和尚
中和二年镇南节度使钟传实召以来。
景福二年,避寇于分宁制置戴尚书迎居龙安院,明年坐亡于龙安,归葬寺之东。
青林虔姓陈氏杭州馀杭人,初谒悟本悟本曰:「此子向后走杀天下人」。
广明初南郑,遇贼巢之乱,驾幸梁、洋,时有中贵人姓第五者,见师,瞻视良久,曰:「此是法王,非同龙象也」。
自汉东之青林,亦钟镇南召之。
天祐元年灭度,门人录其语三百节,为《玄机示诲集》。
鹿头延姓刘氏,福州长乐人江南武义二年,自鹿头至,凡三年而示寂,全身瘗于寺南,赐谥洪果大师,塔曰惠光之塔。
姓李氏华阳人,从洪果来,及其终而代焉,保大六年,迁化。
姓周氏,同郡高安人金陵召见,深加信重,乾德二年顺寂,塔于惠光之北。
坦姓吴氏,建州建阳人,李主以其国命命之,凡四年而终。
姓李氏泉州仙游人,李主召入澄心堂,集诸方语要,凡十年,又俾来继坦焉。
彦闻以疾而间其位,故衰,凡三年而卒。
金陵人,自九峰来居,五年,大壮其栋宇而新之。
既赴栖贤之请,以首座聪嘱檀那及其众,众从之,请于州,州从之。
姓杜氏大中祥符三年,实应是命,于山之东北,手植可万株,凡植一株,坐诵《金刚经》一卷。
自称栽松比丘,今号其地为金刚岭云。
临终而让,如之始。
之终也,遗诫于其众,无服衰绖,哭泣吊慰,一切绝之。
其寺之再兴也,始缉之,又能经纬,至宝而纪纲大备焉。
姓吴氏,开堂十六年,未尝出院门,自江湖之南及岭之南,二十馀州闻其名者,岁奉钱共数十万以供其堂,其为人信向如此。
种杉万株,皆手自培斸。
同郡有黄檗山某院,唐裴丞相休之功德院也,岁入丰而主者侵牟之,众食不足,思有德者为之长。
景祐四年,自太守而下,列名请其行,又俾其自择人而付之,得焉。
黄檗未十日,四方至者仅百人,盖其道可师者邪。
姓某氏,亦能守宝之规而不敢加焉。
某上书失职,来是郡,得其传法之次叙而记之。
景祐五年龙集戊寅正月日记。
贺同天节表(二)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丹渊集》卷二七
臣某言:臣闻天之所以生圣人,盖表章于后世;
国之所以得明主,期保祐于斯民。
乃宋重熙,惟皇嗣守。
在传而盛德天纵,居尊而睿谟日新。
故得荒忽之遐,辟陋之众,泳游帝渥,重灼皇明。
逢庆节以在兹,载欢声而无已。
臣某诚欢诚忭,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继堪舆之大,绍宗祐之休,上帝鉴观,群灵拥卫。
是故月临于巳,六阳储纯粹之精;
日浃于旬,五纬合生成之数。
诞弥圣质,对越昌期。
所以静渊疏通,刚健中正
齐尧等禹,轶汉踰唐。
文淳武严,惠敏威肃
虽然,举四海之内,愿报于帝力;
极万宝之重,岂酬于化功?
惟于降圣之辰,共祝同天之寿。
臣幸升仕版,窃玷儒林,属纡郡绂于遐垠,阻缀朝裾于广墄。
愿言致颂,与世同辞。
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
天峰院记元丰六年 北宋 · 曾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六
阖闾城西二十馀里,山之巅有禅院,祥符诏书赐名天峰
考于图记,所谓报恩山南峰院者是也。
记言:支道林因石室林泉置报恩院,唐之大中改为支山禅院,晋之天福改南峰额。
予先世松槚在羊肠山之朝阳,岁时展省,屡过天峰,尝访遗诗旧刻,求其地之所在以参验之。
而唐人刘长卿支硎山寺,皮日休、陆龟蒙宿报恩寺水阁,题支山、南峰,皆为赋诗。
宝历以后,州刺史白居易、刘禹锡,亦有报恩寺诗。
长卿至德中尝为监察御史
日休龟蒙,松陵唱和,出咸通年。
又言南峰院额,故相国裴休所书也。
乃大中宰相,于是一时而报恩、支山、南峰三名并存,则知《记》所载大中天福更名者误也。
今山下楞伽院有石刻,言院即报恩遗址。
原田中有报恩惠敏律师塔碑,言建塔于寺之西南隅,当八隅泉池之上,中峰兰若之下。
碑望楞伽,正在东北,而《记》所谓石室者,亦在楞伽,人犹谓之支遁庵。
自庵前西向登山,可数百步,林中一径,入中峰院。
自径前南行,其登弥高,又数百步,乃至天峰北僧院。
其依一山,而道周有石,盘薄平广,泉流其上,清泚可爱。
居易诗云:「净石堪敷坐,清泉可濯巾」。
其谓是也。
庄周言,庖丁之刀,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陆德明释硎,磨石也。
余谓此石,其平如砥,支硎之名,宜取诸此。
而石文又有如蹄涔者,人谓之马迹石。
禹锡诗云:「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日休龟蒙与穰嵩起南池联句,亦曰:「翠出牛脰耸,苔深马迹讹」。
又曰:「支硎辟亦过」。
牛头峰今在天峰之南。
此其可考者。
禹锡诗又有「泉眼潜通海」之语。
与夫松陵诗所言承阁南池惠敏碑所言八隅泉池,皆已湮没,失其故处,而裴公书额,亦不复见矣。
若山下石室,山半石门天峰之傍,有待月岭,下有碧琳泉,又有放鹤亭,其址犹在。
而刘、白、皮、陆之所赋咏,皆不及之。
此又不可考者也。
逸少既谢会稽安石犹卧东山乃与之从游,自放虚寂之境,而有登临之适,故时人以为高逸
之所游多矣,维吴之报恩、越之沃洲最著。
沃洲有养马坡、放鹤峰,故此山亦有马迹石、放鹤亭
传言常畜马纵鹤,其说皆有理趣,非窘拘于浮屠法者也。
之没已七百馀年,而事之传于名迹者犹不泯,其为世所慕如此。
近岁僧德兴者,始传禅法于天峰,继住持者十来人矣。
德兴之始来,茅屋土阶,仅禦风雨,后有文启、慧汀、赞元、维广者,大增葺之。
基土架木,上瓦下甓,堂殿庖库,廊庑寮阁,门庭戺街,次第完洁。
东有浴室,西有憩庵,佛貌经藏,无不严具。
以其治之非一人,积之非一日,而能终始如一,故赖以成就。
其财赀则取之州人,非一家也。
予尝以职事,获阅书于太史氏,因见景德四年有建言者,曰:「民佞佛费财,宜加禁止」。
上曰:「佛教本乎修心,至于禅学,为益滋大」。
于是言者不行。
盖先王以道治天下,使人心化而不自知。
故其盛时,赉独而无思犯礼者,非必士民也。
释氏心法之妙,殆不失先王道化之意,乃知前圣后圣,其揆一也,岂虚言哉!
斌公长老夙受法于明因禅师,又深通顺观肇论之旨,心地乃达,无所底滞,予之道友也。
一日,谓予曰:「天峰德兴新之,且及百年,愿有所记」。
予谓沃洲居易为之记矣,而报恩寂寥,未有记者,因为考论本末,书以畀之。
元丰六年龙溪曾旼记,吴郡朱长文(《吴都文粹》卷八。又见《吴都法乘》卷一○,《吴郡志》卷三二,正德《姑苏志》卷二九,道光《苏州府志》卷四一。)
「元丰」以下十五字原无,据《吴都法乘》补。
转对言养民之要劄子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
御史台告报,臣次当转对者。
臣器识浅庳,知虑短乏,不足以周知先务,裨助教化。
然臣年七十,读书学古,所闻不少,经历世事,所见非一。
愚者之虑,何啻千数;
将有一得,上副诏求。
臣某顿首死罪,具条画如左。
臣观前世之事,见致治之道,莫不始于务民。
所以使务民者,在于治民之官。
治民之官不同,有善取民者,有善养民者。
善取民者,得民财而已。
行一切之政,不日而赋入如意,趣了目前,似若可喜。
善养民者不然,必縻以岁月,旷日持久,勤于抚字,而后百姓家给人足,其效难于遽见。
然善治天下者,知取民不可以久常而养民之为贵,故去彼取此。
国家承五代之敝,圣化更治,不数十岁而民安富,盖贵养民之吏而吏得其职尔。
何以言之?
本朝之法,中外之官莫不以郡县为资叙。
百官知民事之为先,贤才不以居外而为恤,是其所以宣布德泽,周遍幽隐。
臣愚以谓此尚有未尽者,宜稍益而广大之。
且郡县大小不同,事之繁简相达,当差为五等,异其品秩,殊其俸禄,自守、令、掾属、幕职,以为升降。
能者进而居上,不能者退而就下。
中都显官须人,辄取其优最者予之。
如此则中外之官,知务养民为先,莫不竞力于民事,则百姓何虑乎不富庶,而王化何忧乎不淳备哉?
臣闻前汉议秦人之政曰徒文具,无恻隐之实,是实要之确论也。
国家法令详备,每有所施为,辄著为条贯,而未尝求民之情。
夫法令所以助治,而非为治之本也。
今设以无辜之人,文致其罪,案牍完备,在上者虽极聪明,无由别白,则此无辜者终亦已矣。
由是观之,法令虽完,不如吏之良也。
既得良吏,亦宜阙略微文,使得申其智虑。
如是则圣泽下究,元元蒙惠矣。
又伏见朝廷分别诸路,使监司督察州郡。
诸路皆数千里之广,列城至于百十,生齿之众,官吏之盛,监司为上耳目而听视之。
若不清廉好义,不足以正身率下;
若不智惠敏事,不可以兴利除害;
若不平心一意,不可以分别臧否;
若不勤身权事,不可以周遍幽隐。
四者有一,则一路之治无由可举。
国家付其重权,而内无督察之者,中材之人,莫不因循茍免。
或肆其喜怒,宠顽用嚚;
或颠倒民务,以害为利;
或怠惰自肆,不勤职业;
或思避权要,抑绌孤远,甚无谓也。
臣谨按汉事,御史中丞外总州郡,故赞薛宣之材,为其所称进黜退,白黑分明。
今国家亦宜如汉制,择御史二人,分察路监司,听其风闻言事。
即有显过,露章推劾。
如此,则案察之官不敢旷职,朝家耳目万里无蔽矣。
德效字序1114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石门文字禅》卷二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皇天无亲,常与善人,是耶非耶」?
司马子长视德无效,疑为善未必有祐之辞也。
伯夷、叔齐死,越千载有耿光,萧梁武帝亦以饿终,而自瑀及遘八叶为相,与唐室相终始。
司马子长见于天未定之时,酌其理,则天之常与善,殆不可诬矣。
譬如之稚,厄于牛羊,杂于蒿莱,人固易而疑之。
及其天定,则傲雪霜而上青冥也。
南州西岳九江庐阜,两者之麓,山川之秀气所钟,善人隐德之渊薮,意功名富贵者辈出,而近世特未有著者。
士论多司马子长之疑,安知尽出僧中乎?
高氏世为右姓,诗礼世其家,有奇比丘出焉,石门权巽中是已,吾畏友也。
以高才卓识振于丛林,一时贤士大夫加手足之敬。
其侄善祐熏烝见闻,惠敏出其天姿,老杜所谓「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者也。
巽中使余字之,余推为德之理,以酌山川之胜,盛高氏之遗庆,字之曰德效。
巽中拊手称善人,序以授之。
岳麓海禅师塔铭(并序 代)1119年8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九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师名智海姓万氏吉州太和人也。
幼静专,无适俗韵。
去事普觉道人楚金,为弟子。
年二十一,剃发受具,辞金游方。
金出邓峰永公门,父子道价,逼亚东林总、玉涧祐。
故师依玉涧、东林最久,然无所契悟。
晚抵仰山,陆沉于众,佛印元公独异之。
师方锐于学,喜翰墨,呵曰:「子本行道,反从事语言笔画。
语言笔画借工,于道何益?
矧未工乎」?
师于是弃去,经行湘南诸山,依止大沩十年。
真如门风,号称壁立,学者皆望崖而退。
师独受印可辈流下之真如。
赴诏住上都相国寺,师雅志不欲西,首众衲于衡阳药山,分座说法。
元符己卯,开法于城东之东明
崇宁乙酉,迁居于湘西之岳麓,劝请皆一时名公卿。
明年正月八日,麓火,一夕而烬,道俗惊嗟,以死吊。
师笑曰:「梦幻成坏,盖皆戏剧。
然吾恃愿力,宫室未终废也」。
于是就林缚屋,单丁而住,杂苍头厮养,运瓦砾,收烬馀之材,造床榻板隔,凡丛林器用所宜有者皆备。
曰:「栋宇即成,器用未具,是吾忧,故先办之」。
闻者窃笑而去,师自若也。
未几月,富者以金帛施,贫者以力施,匠者以巧施。
十年之间,厦屋崇成,盘崖万础,飞楹层阁,涂金间碧,如化成梵释龙天之宫。
人徒见其经营之功日新,而不知其出于閒暇谈笑。
宣和己亥七月九日,以平生道具付侍者,使集众估唱,黎明漱盥罢,坐丈室,闻粥鼓,命门弟子,因叙出世本末,祝以行道勿懈,说偈为别。
智暹者进曰:「师独不能少留乎」?
师以手摇去,复周询左右良久,右胁而逝。
阅世六十有二,坐四十有二
七日,阇维收骨石,塔于西崦舜塘之阴。
余官长沙,始款师,虽其道眼无分别相,而州里情亲,若出自然。
故知其为人惠敏,有智略,恤孤老,赴急难,常器人于羁贱中,屡折不困。
其尊礼贤者,乐于人为善,则其天性。
尝叩其论于宗门,号饱参于教观,甚博而知要。
不见十日,而以讣闻。
呜呼,余闻论事易,成事难,舍生易,处死难,师皆返是,岂无德而然耶?
南牧齐公状其平生,乞铭于余,因为之铭曰:
临济纲宗,遇风则止。
昭忧其谶,得念而喜。
湘南有圆,汾阳之嗣。
遂兴其宗,克肖前懿。
衲子方来,归之如云。
南真两俊,绝尘逸群。
海公于真,盖其的孙。
独敢袒肩,荷担宗门。
天资慈祥,一目贵贱。
幻出宝坊,实依净愿
冤亲赞毁,初莫能辨。
及其将化,则有明验。
人死之难,如登焚轮。
师独易之,如臂屈伸。
塔曰无缝,岂有新陈。
我作铭诗,昭示学人。